Wednesday, 15 August 2007

转载: 大學種族隔閡另有原因

馬大校長拉菲雅指各族學生由於進入各源流小學,所以從6歲到19歲都沒在一起,影響了大學生的互動。(見星洲日報8月12日內版)這是錯誤和具誤導性的言論。

眾所周知,我國小學生是從7歲到12歲時接受小學教育,為什麼馬大校長指各族學生到了19歲還沒有機會在一起呢?數據顯示,有超過90%以上的華小和印小畢業生會進入政府中學就讀,因此從初中到高中以及大學先修班,大部份華小和印小畢業生都有機會和其他源流的學生在一起學習的。

近年來,我們看到許多非華族家長選擇把孩子送進華小就讀。在東馬的砂州,擁有土著學生的華小更是比比皆是。因此,即使在華小就讀,有些華族學生也是有機會與其他土著學生一起學習。

話說回來,假如馬大校長指的是︰大多數馬來大學生,從6歲到19歲都沒有和其他種族學生一起,這是對的。我們都知道,許多優秀的馬來小學畢業生都被全津寄宿中學或馬拉初級學院吸收。這些學校的學生可說100%是土著生,在這些學校就讀的馬來學生當然不能和其他種族的學生在一起。

高中過後的教育制度是分成兩個方向運作。土著生會選擇進入大學預備課程,非土著生則只能繼續在政府中學就讀先修班。政府中學裡的學生是由各種族組成,但大學預備班裡的學生可說清一色是土著生。所以,許多土著生又失去了與非土著生交流的機會。

其實,許多土著生從大學預備班出來之後,不是被送到國外去,就是到馬拉工藝大學繼續深造所以別說到19歲,就是整個學生生涯裡,他們都不曾和其他種族學生在一起!
(星洲日報/言路•作者:鄭銘•2007.08.13)

感想:
马大校长拉菲雅的这一席话,究竟是不是影射着我国各源流的小学应被“宏愿学校(Sekolah Wawasan)”取而代之呢?这种所谓的“宏远学校”究竟是不是为达成大马教育单一源流的“政治阴谋”?

那些政客一厢情愿、天真的认为,只要把各源流学校的小学生摆放在同一个围篱的校园里面,就能够提高与增加学生们自小就与他族交流的机会?使用单一的语言,就能促成全民团结一致?就算是有,当这些孩子长大以后,他们还是会体验到一切“不平等”的种族待遇。到时候,还不是一样像现在,一样50年不变吗?

主要关键依然是存在于种族间不平等的基础上。因此,“国家新共识”闭门论坛更应以种族公平一致的前提来重新建立社会契约,撇掉那些“无效”的“特效”新经济政策与所谓的“马来人特权”。有这些政治产品存在的一天,或许自力更生的只有一小群的人,其他的或许依然故我,犹如未断奶的孩子,一直紧抱、依赖着,学不会立足、自力更生。我们要的是种族平等!让马来西亚全民公平竞争,从而打造真正全盛繁荣的马来西亚。

No comments: